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课程的理解,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2014级地理科学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第十二周与十三周陆续开展了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本次实习由付洪利、庞有智、胡学华三位老师带队指导。
根据短途实习内容,结合内江地区实际情况,实习主要在沱江沿岸、三元塔与资中圣灵山溶洞三地进行,实习内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门专业课程。
在沱江沿岸及三元塔的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和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基本特征、内江市的基本地质结构、水文特征及其的发展历史。圣灵山大溶洞由众多溶洞组成,是亚洲最长、最珍贵的喀斯特溶洞,它曾经是六亿年前的古地中海,由于欧亚大陆架的抬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孕育出“一洞穿九山、暗河漂十里、妙景绝天下”之美称的“圣灵山大溶洞、天下奇洞”,并与“峨眉的山”“九寨的水”形成四川旅游“三绝”;在这里同学们目睹了一亿六万年前的鲶鱼化石,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似漏斗的巨型天坑,和层层相连,整体贯穿的地下暗河。
此次自然地理短途实习加深了同学们对课堂地理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将理解与实践相互印证,对自然地理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文/刘琪 图/刘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