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我院大一地理科学专业210余位同学由周丽老师和康懿老师带队,前往内江唯一国家级气象站东兴区气象站参观学习。此次参观研学旨在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国家气象理解。


首先看到的是BL-1A型增雨防雹火箭弹,此火箭弹是BL-l型防雹增雨火箭弹的改进型产品,在BL-l的优点基础上提高了三炸自毁可靠性和火箭弹飞行稳定性。主要用于防雹、增雨、增雪等作业,以达到防止雹灾、增加降水、减轻旱情等目的。

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是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为目标的活动。


然后同学们看到的是CAWS620-MS自动气象站,它观测的四要素为风向、风速、雨量、温度。自动气象站中监测雨量的雨量器中设有两个翻斗,它们一个计量一个计数,降雨每0.1mm翻转一次。另为了保证气象站在野外无电量时能够继续工作,此设备还配备有太阳能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量使用。

随后在东兴区气象站四楼,同学们观看了第六十四个气象日宣传片和气象站工作人员发射增雨防雹火箭弹的作业过程,对人工影响天气的认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气象站四楼我们和气象站工作人员进行了深一步的交流,增加了对天气监测预报工作的认知。



在东兴区气象站的天气观测场地,场地上放置了多种气象要素监测装置,气象站还贴心的配置了多个讲解员,他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解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其中降水天气现象仪,是一种利用光的前向散射原理,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监测降水现象的仪器。影响因素有单位时间通过光路的雨强、雨滴的半径大小、雨滴降落速度等。设备通常用来判断区域降水种类、降水强度、有无降水。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工作原理是通过三个高清摄相机(鱼眼摄相机、长焦摄相机、短焦摄相机)进行图像采集,再由主机处理图像,进行图像场景识别,分析计算多种观测要素。可自动观测到云量、云状、地面凝结现象、结冰、积雪和雪深等观测要素。
此外,天气观测场地还配备有风向传感器、浅深层地温采集系统、百叶箱、蒸发皿、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视程障碍现象仪等等。

此次的东兴区气象站参观研习活动,让同学们从校园走向自然,走进另一个课堂,学习了很多的气象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活力。同时让同学们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自觉保护环境,保护大气。